教培机构负责人:疫情防控调整校园经营思路。
冬季和春季很少招生,入学的学生只有往年同期的30%。
不能上脱机课程,并且继续支付租金。与此同时,建立在线平台的费用也在增加。而学校的运营成本比平时要高得多。已有数月没有新的现金流量了。
北京一家老牌教学培训机构主要是以线下课程为主,现在学校开始尝试突破与创新,把线下课程的位置转向线上。但线上效果毕竟不敌线下,课程互动与参与度大大减少。事实上,家长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转变,接受这只是一种无奈,而说服家长选择我们还是我们的老师。尽力确保课程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,但若有家长选择退学或在课程重新开课后再参与,本公司亦会满足家长的需要。
以往,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的危机大多是在垂直细分领域,如大学四、六级考试不再与大学毕业证书挂钩,四六级培训机构面临着“断崖式”下滑。
疫情爆发期间,教培机构也多次采取高管停发工资,员工缓发工资的办法进行自救,但这种方式注定不会长久,否则就会被竞品挖走教师,学生被网络教育机构抢走只是时间问题,只有学生重返课堂,学校才能继续健康发展。
最希望这次暴发能尽快结束,但同时也要有充分的准备。当疫情防控成为常态时,学校的运作模式必然要改变。计划得不好,准备得充分,是我们现在唯一可以采取的办法。
不熟悉网络教学模式,不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服务方式,觉得网络教学像是裸泳。
培养一线教师:教师参股机构,利益共同体共担困难。
若有200多名学员的美术培训机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。由于舞蹈培训难以像专业培训那样在网上进行,儿童的基本功是舞蹈训练的重中之重。为确保孩子的基本技能不下降,老师和孩子们每天都要在网上打卡,持续超过100天。这样的坚持不懈,或许能让父母看到我们的心意,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名声。在疫情减轻之后,我们的学生人数增加了20到30。
虽然有些困难,拍视频需要从头学起,,重新梳理了机构。“一线教师手里有机构股,机构和教师合二为一,人人有理想,人人有信心,才能度过难关。
教育界投资者:离线机构的价值依然存在,但公司估值正在下降。
专注于教育一级市场中后期投资融资的教育培训机构,疫情爆发对以线下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是致命打击。据悉,素质教育、STEAM、幼儿艺术、营地教育、K12课外辅导等多个方面的课程。它们共同的特点之一是,像百万级交易额一样的收入很少。主营业务为零,难以支撑三个月。二是收入略有改善,但仍然难以度过半年。其它机构也有现金储备,但估计这次暴发将产生长期影响。也有最后一种逆势融资,比如线下线上的转型,纯线上的机构正在抓住风口。
由于现金流的问题,近半年来,连锁培训机构纷纷倒闭。
在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,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相继复课,是否意味着线下机构的春天已经来临?
离线作业依然面临着严格的复课审核和防疫要求,以及家长心理的复杂变化。暴发培养了用户的在线使用习惯,对整个网络教育行业都有利。网络培训业态逐步恢复后,在线培训仍可替代形式存在。由于疫情未完全消除,家长们短期内不会冒险将孩子送回学校。
诚然,由于线下与用户的粘性和互动价值依然存在,但机构估值将大幅下降,线下整体将进入一个大的调整期,整合期。同时,机构还必须具备OMO和精细操作的能力,使协同效应最大化。
面临网络教育的来势汹汹,线下培训机构的生存压力依然存在,而最终将回归线下从业人员,必然需要反思线上与线下的关系,整个线下教培业的格局变革远未结束。